新聞幕後/抖音團播楓葉姐姐爆紅 「孤獨經濟」上車囉

| 女孩要幹嘛
2025/09/15 08:36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財經中心/李宜樺報導

 

「SK月亮湖217」官方帳號粉絲暴增,直播片段動輒數十萬觀看,楓葉姐姐的「上車舞」席捲抖音的威力,背後竟與台灣人有關。(圖/翻攝自抖音)
「SK月亮湖217」官方帳號粉絲暴增,直播片段動輒數十萬觀看,楓葉姐姐的「上車舞」席捲抖音的威力,背後竟與台灣人有關。(圖/翻攝自抖音)

 

「來囉!來囉!我們來接你了哦!」近期打開抖音,是否也被這段開場白洗腦?搭配簡單卻魔性的舞步,在直播間瘋狂循環,成了網友口中的「穿腦旋律」。抖音近期最吸睛的不是歌唱比賽,也不是直播帶貨,而是「跳舞姐姐」的直播間(大陸稱為點舞模式的團播)。從中國大陸月亮湖SK217號房,到台灣網紅館長搞笑模仿SB187,原汁原味複製,找來媽模(年齡偏大、甚至已是媽媽輩的女性)跳舞。

這股荒謬卻火熱的風潮不只攻占熱門榜,更衝出平台,連YouTuber都拍影片解析這背後的效益。表面上只是簡單舞步與點名遊戲,背後卻牽動龐大的「孤獨經濟」,把陪伴與互動轉換成實打實的金流。

「SK月亮湖217」官方帳號粉絲暴增,直播片段動輒數十萬觀看,楓葉姐姐的「上車舞」席捲抖音的威力,背後竟與台灣人有關。這篇幕後不談兩岸之間政治的效益,要帶您分析點舞模式火紅背後的原因。

 

政治哏帶動流量 點舞模式的團播主楓葉姐姐爆紅

楓葉姐姐原本只是眾多舞蹈主播之一,但因被觀眾「order」唸出台灣政客名字,搭配「上車舞」反覆動作,意外引發話題,瞬間衝上熱榜。再加上男主持人頗接地氣的台式幹譙「衝XX」、「靠X」,政治哏與舞蹈哏齊發,平台演算法推波助瀾,爆紅速度快得驚人。

所謂的「點舞模式」,就是播主在鏡頭前表演,網友則透過打賞功能贈送虛擬禮物——從虛擬玫瑰花到虛擬火箭都有。按照台主當時設定的規則,可能送一朵玫瑰花或是提高門檻等,就能獲得一次「上車舞」機會,讓自己、親朋好友,或者任何指定的人,被播主點名,並搭配舞蹈表演。這種強調互動的模式,迅速放大了話題性。

楓葉姐姐的直播間甚至一度紅到被抖音官方封禁(封號),但究竟是為講了台灣的政治人物被封、還是不尊重中共領導人,沒人知悉,但這也確實逼得「217號房」轉型,以噤音的雙人PK或撲克牌自創新哏續攬觀眾。為什麼看來看去還是只有楓葉的直播間最火熱?成千上萬的戲仿都跟不上熱度。這引來擁有近32萬訂閱的 YouTuber「小鄭在日本」,YTR連續推出四支影片剖析背後意義,其中單支影片突破百萬觀看,創下他個人紀錄的六倍流量,足見這股風潮已超出抖音,成為跨平台現象。

 

抖音「SK217號房」的楓葉姐姐(左)掀起「上車舞」風潮,台灣網紅館長(右)也在新開設的抖音帳號上,上傳了一支「SB187」直播間搞笑模仿影片。(圖/翻攝自抖音)
抖音「SK217號房」的楓葉姐姐(左)掀起「上車舞」風潮,台灣網紅館長(右)也在新開設的抖音帳號上,上傳了一支「SB187」直播間搞笑模仿影片。(圖/翻攝自抖音)

 

館長也來湊熱鬧 直播玩笑引熱議

台灣網紅館長也沒缺席,他開設「SB187」房間,模仿楓葉姐姐的套路,直播時甚至喊話「他也想去賣月餅」。觀眾邊笑邊刷留言,直播氛圍不再是看舞,而是一起參與荒謬劇場。娛樂的定義被重新改寫:內容不必專業,重要的是氣氛共鳴。

用台灣網域嘗試登入抖音主站時,竟跳出「403錯誤」訊息,外傳大陸抖音為了遏止台灣人用上車舞玩政治哏的歪風,實施管制,網友不斷戲稱「台灣人把上車舞玩壞了」。(圖/翻攝自抖音)
用台灣網域嘗試登入抖音主站時,竟跳出「403錯誤」訊息,外傳大陸抖音為了遏止台灣人用上車舞玩政治哏的歪風,實施管制,網友不斷戲稱「台灣人把上車舞玩壞了」。(圖/翻攝自抖音)

台灣網域遭封 上車舞玩過頭?

這股風潮甚至延伸出一種戲謔說法:「台灣人玩壞了上車舞」。因為政治哏、搞笑模仿接二連三,連館長都跳進來亂場,讓不少大陸網友揶揄「都是台灣人在搞」。近日更有網友發現,從台灣網域嘗試登入抖音主站,竟直接出現 403 錯誤畫面,被戲稱「熱舞跳到把門給關了」。

其實,在台灣不少高階知識分子對這股風潮抱持高度好奇,追問「這跟看《天線寶寶》有什麼不同?」他們想理解的是,為什麼數以萬計的觀眾,願意為簡單重複、甚至看似無腦的舞步砸錢。(感覺確實比BlackPink的Jennie舞還簡單多了)

專家則指出,真正吸引人的並非舞蹈本身,而是即時互動帶來的陪伴感。觀眾用金錢換取存在感,主播透過回應兌現陪伴感,平台則把孤獨轉化為現金流,形成一條嚴密的情感交易鏈條,這也是孤獨經濟得以快速蔓延的核心原因。

 

抖音「上車舞」爆紅後,正宗的楓葉姐姐(左)為避免再度被封號,乾脆改以雙人 PK 模式應戰。畫面中,一位名叫「洛總」(夫人)的帳號在短短十分鐘內,疑似豪邁刷出十次嘉年華禮物——根據搜孤網的資料顯示,抖音的嘉年華單次價值約人民幣三千元,十次折合台幣超過十二萬七千元。滿天特效閃爍之際,兩位主播忍不住笑得合不攏嘴,直播間也瞬間被推向最高潮,有網友留言,洛總缺女兒(婿)嗎?(圖/翻攝自抖音)
抖音「上車舞」爆紅後,正宗的楓葉姐姐(左)為避免再度被封號,乾脆改以雙人 PK 模式應戰。畫面中,一位名叫「洛總」(夫人)的帳號在短短十分鐘內,疑似豪邁刷出十次嘉年華禮物——根據搜孤網的資料顯示,抖音的嘉年華單次價值約人民幣三千元,十次折合台幣超過十二萬七千元。滿天特效閃爍之際,兩位主播忍不住笑得合不攏嘴,直播間也瞬間被推向最高潮,有網友留言,洛總缺女兒(婿)嗎?(圖/翻攝自抖音)

 

孤獨經濟崛起 觀眾買單的是「存在感」

現代人未必缺娛樂,而是缺互動。直播的本質就是「即時陪伴」,觀眾花錢送禮物,買的不是舞蹈技巧,而是主播的一句「謝謝XX哥哥」、「XX姐姐」。這種被看見、被點名的存在感,正是最值錢的商品。

螢幕互動取代夜店 荒謬卻真實的陪伴

這可能比你親自去夜店看辣妹熱舞,更有 personal 的互動感。夜店裡一晚花上數千元,舞者甚至不會看你一眼;但在直播間,只要少少的錢就能換來主播喊你的名字。對許多人來說,這種「被關注」的錯覺,孤獨的多巴胺得以被安撫,似乎已取得現實世界的接觸,感官更加刺激。

 

 

抖音「上車舞」爆紅的背後,反映的正是「孤獨經濟」:孤單需求被快速轉化為虛擬陪伴與現金流。(示意圖/翻攝自PIXABAY)
抖音「上車舞」爆紅的背後,反映的正是「孤獨經濟」:孤單需求被快速轉化為虛擬陪伴與現金流。(示意圖/翻攝自PIXABAY)

 

和直播帶貨不同 情感才是商品

過去的直播帶貨,觀眾付錢換的是「商品折扣」;而2025年跳舞直播,觀眾付錢買的是「存在感」。帶貨依賴理性消費,刷禮物則是感性驅動。帶貨有天花板,一旦消費力下降就退潮,但孤獨經濟卻是長青市場,因為孤獨不會消失,反而在房價壓力、單身化社會下更加擴大。

孤獨就是最大商機

這場「上車舞」潮流,凸顯了孤獨經濟的真相:越孤單的人,越願意花錢買陪伴。抖音只是縮影,未來也許還會有更多平台也會用同樣模式,把情感需求轉換成金流。這股孤獨經濟風潮,正逐步重塑人們的消費習慣與社交模式。


三立新聞網提醒您:

內容僅供參考,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。
投資一定有風險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

/ 精彩影音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