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姊妹淘
妳有聽過「登月計劃」嗎?女人們每個月姨媽來訪,最需要的好夥伴就是衛生棉,為了保障女性權益,台南市政府於 110年 9月至11月領先全台,成為第一個發起「登月計畫」的城市,結合民間愛心企業,提供 17 間偏鄉學校免費衛生棉,終結月經貧窮,也希望更多人能體諒女性月經期間的不便,讓性別平權概念從校園扎根。
每個女孩一生中,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和「月經」相伴,月經來的時候,隨之而來的不適,像是經痛、水腫、長痘痘等困擾,都讓姊妹們很頭痛!對,還可能會頭痛(笑),不過日常中,我們可能都會聽過一些關於月經的「流言蜚語」,導致我們長期誤會了「什麼」,這次就整理了5大月經迷思,要來幫助大家,別再傻傻被騙了!
▲月經期間發生性行為,還會有感染的風險。(圖/canva)
迷思1:生理期無套內射不會懷孕?
很多人都對於生理期發生「無套內射」性行為,到底會不會懷孕這件事有不少誤解,有些人覺得「不會呀!因為女生這時候不是排卵期,不會受孕」、有些人則認為「即使月經來,都還是存在風險」,萬芳醫院婦產科醫師張宇琪就說,首先要確認,女生出血的原因。
不少女生偶爾會發生「排卵性出血」的現象,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以為是月經來,如果在這時發生性行為、也沒有做好避孕措施,就有懷孕的可能。
另外,正常來說女性排卵日,通常是在月經結束後的 14 天前後,但現在不少女性的排卵日期可能都不太規律,有的可能在月經期間就已經排卵了,一旦在這時候發生性行為,懷孕風險就會加大。
張宇琪醫師更說,還有一種情形則是,男生的精子存活力太強,即使女生的排卵日很規律,但有活力的精子在女性體內能夠存活 3 到 5 天,甚至 7 天,如果在生理期後期發生性行為,當下雖然沒有排卵,但等月經結束後如果精子在體內活跳跳,就有機會懷孕。
迷思2:生理期時,不能運動?
大部分的女生在月經來時,都會因為前列腺素的分泌,感覺子宮悶悶痛痛的,且前一到兩天通常都是量最多的時候,如果很不舒服,就盡量避免運動。
不過張宇琪醫師說,其實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幫助緩解經痛,還可以改善睡眠品質。只是說,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是需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控制,生理期間建議選擇低強度運動,像是超慢跑、瑜伽等,避免劇烈運動,增加出血量和痛經加重。
張宇琪醫師特別強調,女性在月經來的時候,非必要性建議不要游泳,即使是使用衛生棉條、月亮杯,都可能有感染的風險,而泡溫泉或是烤箱也要避免,因為身體一熱,就會使血管擴張,導致經血量得多、收縮就厲害,經痛會更嚴重、也很容易頭暈。
▲月經來想游泳,即使使用棉條,醫師也不建議。(圖片來源/pexels)
迷思3:月經來的時候,情緒會不穩定?
女生月經來的時候,真的會情緒不穩定嗎?張宇琪醫師說:「會,因為賀爾蒙在作祟!」在生理期間,女性的賀爾蒙會因為雌激素和黃體素的不平衡,影響腦內的神經傳導像是血清素的分泌,導致情緒出現焦慮、易怒、心情低落等現象。
張宇琪醫師說,我們通常會分為「經前症候群」及「經前不悅症」,前者是因為賀爾蒙的變化,引起頭痛、胸部痛、水腫,整個人因為看起來浮腫,感到心情不好,這種情況通常一兩天就會消失;後者嚴重的話,可能會造成心情極度低落、情緒暴怒等,不過這比較會出現在青少年階段,成年女性如果在生理期時,感到情緒焦躁、煩悶,大多是身體不適,加上生活壓力造成。
迷思4:經痛吃止痛藥會傷身、甚至成癮?
聽過身邊不少女生,只要月經一來,經痛就會開始吃止痛藥,但都是購買市售的複方藥物,並非專業醫師開立的處方藥物,張宇琪醫師認為,沒有對症下藥,成效不大。
一般來說,複方藥物通常都是「全面性」的止痛,並非針對女性在月經期間所產生的經痛,如果又是自己購買成藥,抱持著「吃一顆有點效、再吃一顆更有效」的心態,長久下來會成為「習慣」。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對藥物的反應都不一樣,每次月經一來就吃止痛藥,也存在著傷胃、傷腎的風險,建議如果常常經痛的女生,可以諮詢專業醫師診斷,對症下藥才能確保健康。
迷思5:月經來吃甜食,會緩解疼痛?
這個迷思應該是絕大多數女生都知道的錯誤知識,「我吃點蛋糕,心情真的比較好啊!」、「吃了巧克力,經痛舒緩許多耶!」張宇琪醫師笑說:「這是心理作用啦!」醫學上還沒有任何科學實驗可以證實。
而且很多女生都以為月經來的時候,因為身體氣血正虛,得好好「補補」,因此不忌口地多吃一點,也不容易胖,那可真是大錯特錯!妳吃多少、身體就吸收多少,該胖的還是躲不掉(笑)。
張宇琪醫師提到,門診中遇到不少女生都自述會在生理期間,喝熱的紅豆湯,覺得可以緩解經痛 、暖暖子宮,但多是用薑、黑糖水作為湯底,這麼一來,熱會導致血管擴張,如同前面提到的,量變多,子宮收縮的厲害,那就更痛了。
▲很多人以為多喝熱飲,可以緩解,當心有反效果喔。(圖片來源/pexels)
現在資訊發達,不少疑難雜症都可以上網查詢,這也導致許多人身體不適,第一時間都不是看醫生,而是查查相關文章、照著上面建議的方法做,但是關於身體健康的問題,我還是建議要找專業醫師,依照自身的狀況評估治療比較好喔。
(原文出自姊妹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