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運秘境/萬大線4千年遺跡「地底密室」將消失!搶先曝光

| 女孩要幹嘛
2022/04/06 11:47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圖.文/許晶晶

探索萬大線植物園站秘境,必須先徒步深入30公尺深的地底(圖/記者柯智翔攝影)

搭乘電梯往上直升10層樓在大城市裡,稀鬆平常,但往地底下10層樓且是不經修飾的工程原貌,如此並非多數人都曾經歷過的體驗,想像空間就很多了。尤其是四通八達的捷運,我們刷卡聽到嗶一聲走進站早已成為反射動作,腦海中卻有時閃過念頭:「這麼龐大的地底空間、這麼龐大的工程,究竟在建造過程曾經歷過哪些?」

探索萬大線植物園站秘境,必須先徒步深入30公尺深的地底(圖/記者柯智翔攝影)

▲探索萬大線植物園站秘境,必須先徒步深入30公尺深的地底(圖/記者柯智翔攝影)

原來,如今寬敞明亮的捷運月台空間,竟然隱藏著密室!在樓層與樓層之間,真有空間「被消失了」!沒有親身走一遭,絕不會知道,甚至連在捷運局工作30多年近40年的人員也沒去過,如此神秘的「地底密室」空曠、寂靜,沉默孤獨卻又非常重要得存在著;還有,民國114年捷運通車後就會看不見的隧道竟也能變身網美秘境,今天,跟著捷運局第二區工程處陳俊宏處長的腳步,探訪施工中的萬大線「最特殊的存在」植物園站,《三立新聞網》為您獨家揭密、搶先曝光!

赤裸裸原貌呈現,未來地上地下的連結,右邊看起來像溜滑梯之處,未來會變成長長的手扶梯(圖/許晶晶、記者柯智翔攝影)

全副武裝繞著鐵架樓梯,走下近10層樓,眼前赤裸景象令人忘卻已直下30公尺、置身地底,捷運內部剖面圖一目了然,電扶梯、月台層、大廳層…全以原貌呈現,對比經驗值裡的舒適便利,很驚訝工程人員們的巧手竟能讓場景華麗變身,像極了超時空科幻電影裡的隧道,七彩炫麗的光環隧道有著浪漫的氛圍、白色極光的鋼內襯隧道有Man Power的冷硬魅力、而磚紅色一圈圈穿透感十足的八卦隧道竟有復古道教色彩,誰能想到它們其實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挖洞怪獸-「潛盾機」鑽出來,刻板印象中隧道裡不應該都是灰濛濛、塵土飛揚、空氣混濁,令人難以呼吸、悶熱汗流浹背的嗎?地底環境卻像開了空調般的舒適,令人意外。

赤裸裸原貌呈現,未來地上地下的連結,右邊看起來像溜滑梯之處,未來會變成長長的手扶梯(圖/許晶晶、記者柯智翔攝影)

▲赤裸裸原貌呈現,未來地上地下的連結,右邊看起來像溜滑梯之處,未來會變成長長的手扶梯(圖/許晶晶、記者柯智翔攝影)

▼捷運大廳赤裸裸原貌,也別有一番風景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捷運大廳赤裸裸原貌,也別有一番風景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捷運大廳赤裸裸原貌,也別有一番風景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◆光環隧道

從地面上透過「天井」(從地底往上看叫天井,從地面往下看就是個大洞口)往下垂吊到30公尺深的地底,厚度約25公分的環片組合成環狀,撐起開挖好的隧道,運用「薄殼理論」25公分厚的環片就可以力擋相當於50噸的土水壓力,加上老祖宗智慧的「拱橋原理」,壓力愈大愈緊密,讓整個隧道安全、乾淨又舒爽,完全不會有滲水疑慮,更不影響地面上的交通。很奇妙的感覺,因為我們在拍攝的同時,30公尺上的地平面,馬路上依舊車水馬龍,辦公大樓裡,上班族依舊進進出出,就在我們頭頂上。

◆鋼內襯隧道

顧名思義就是讓環片隧道「穿鐵衣」,因為隧道穿越建物(例如住家、辦公大樓等)底下,所以必須加裝鋼製環片加強保護,之後上面不論做什麼樣的建物工程,都不會影響捷運隧道。其實,一般房子的地基通常往下挖三四層並不會到30公尺深,但避免壓力以及結構安全,仍必須「穿鐵衣」。

◆八卦隧道

主因為單向通行的兩條隧道距離較近,避免隔壁隧道在開挖時壓力影響到已開挖好的隧道,故以八角形的「內支撐」來加強,等待第二條潛盾隧道挖通後,八卦形內支撐就會拆除。

為了避免受到隔壁隧道開挖時的壓力影響,已經開通的隧道須裝設八卦形內支撐加強,等隧道完成即拆除,就看不到囉(圖/許晶晶、凌婉真攝影)

為了避免受到隔壁隧道開挖時的壓力影響,已經開通的隧道須裝設八卦形內支撐加強,等隧道完成即拆除,就看不到囉(圖/許晶晶、凌婉真攝影)

為了避免受到隔壁隧道開挖時的壓力影響,已經開通的隧道須裝設八卦形內支撐加強,等隧道完成即拆除,就看不到囉(圖/許晶晶、凌婉真攝影)

▼▲為了避免受到隔壁隧道開挖時的壓力影響,已經開通的隧道須裝設八卦形內支撐加強,等隧道完成即拆除,就看不到囉(圖/許晶晶、凌婉真攝影)

為了避免受到隔壁隧道開挖時的壓力影響,已經開通的隧道須裝設八卦形內支撐加強,等隧道完成即拆除,就看不到囉(圖/許晶晶、凌婉真攝影)

誰說工程人員不浪漫,刻板印象中令人灰頭土臉的隧道工程,竟然變成令人讚嘆的秘境,同時也因為全長9.5公里的萬大線,橫跨台北市與新北市,直接穿越新店溪,鄰近河道又是複合型的地層與岩盤,非常難挖,還有一大困難,因為它經過4000年歷史遺跡「植物園遺址」。於是整個萬大線工程又因為挖掘出史前軌跡,二話不說決定「先考古、後做工程」,負責協助整個工程考古挖掘的中研院副研究員郭素秋表示,「台灣400年以前全部叫史前時代,過去這邊是古台北湖,五六千年整個水褪去之後陸化,這邊5200-4000年前後 有一層叫訊塘埔文化的人居住,整個大的範圍以植物園文化來說,包含現在的建中、整個國語實小、現在過去的林產道、現在和平道的那一帶、三元街過去是一條小河,那邊大概就是邊界,整個植物園園區、林試所、南海路上等整個範圍都是我們定義的植物園遺址。」

萬大線植物園站興建過程竟挖掘出4千多年前的歷史遺跡,立刻決定先考古、後做工程,請中研院考古團隊協助挖出許多文物及巨大沉積木、貝殼等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▼▲萬大線植物園站興建過程竟挖掘出4千多年前的歷史遺跡,立刻決定先考古、後做工程,請中研院考古團隊協助挖出許多文物及巨大沉積木、貝殼等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萬大線植物園站興建過程竟挖掘出4千多年前的歷史遺跡,立刻決定先考古、後做工程,請中研院考古團隊協助挖出許多文物及巨大沉積木、貝殼等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萬大線植物園站興建過程竟挖掘出4千多年前的歷史遺跡,立刻決定先考古、後做工程,請中研院考古團隊協助挖出許多文物及巨大沉積木、貝殼等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萬大線植物園站興建過程竟挖掘出4千多年前的歷史遺跡,立刻決定先考古、後做工程,請中研院考古團隊協助挖出許多文物及巨大沉積木、貝殼等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▼未來捷運開通時也會在站內設置文物展示區,讓旅客享受交通便利之外,更了解我們生活土地的歷史軌跡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未來捷運開通時也會在站內設置文物展示區,讓旅客享受交通便利之外,更了解我們生活土地的歷史軌跡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整個植物園站最神秘之處,莫過於即將消失的「地底密室」,待民國114年萬大線捷運通車後,有整整一層的空間會被「完全隱藏」起來,即剖面圖上閒人勿進的設備層。二工處長陳俊宏表示,這個空間相當於捷運的心臟,所以必須嚴格保護。但在我們麻瓜的眼裡,這個寂靜空曠的空間卻像極了韓國影集《魷魚遊戲》的場景,透著冷酷詭譎的氣氛。

模擬情境:《魷魚遊戲》開始遊戲經過的樓梯(圖/凌婉真提供)

模擬情境:《魷魚遊戲》開始遊戲經過的樓梯(圖/凌婉真提供)

▲模擬情境:《魷魚遊戲》開始遊戲經過的樓梯(圖/凌婉真提供)

《魷魚遊戲》模擬情境:屍體禮物盒(圖/凌婉真提供)

《魷魚遊戲》模擬情境:屍體禮物盒(圖/凌婉真提供)

《魷魚遊戲》模擬情境:屍體禮物盒(圖/凌婉真提供)

▲《魷魚遊戲》模擬情境:屍體禮物盒(圖/凌婉真提供)

《魷魚遊戲》模擬情境:一二三木頭人(圖/凌婉真提供)

《魷魚遊戲》模擬情境:一二三木頭人(圖/凌婉真提供)

▲《魷魚遊戲》模擬情境:一二三木頭人(圖/凌婉真提供)

走訪捷運萬大線地底秘境,更感動於工程人員的不容易,施工的嚴謹細緻到連水泥牆面都能表達出來,為了使用百年,牆面水泥工法甚至拿到中華民國混凝土協會的特優獎,結構完全沒有細紋和裂縫,手掌撫摸不到記憶中水泥牆面的粗糙感,摸到的卻是像女人用的粉底,質地綿滑柔順,陳俊宏驕傲地笑著說,「外面的水絕對進不來,這是一項百年工程也是我們對大眾的保證。」

牆面水泥工法獲得中華民國混凝土協會特優獎,摸起來完全沒有細紋或裂縫,手掌撫摸不到記憶中水泥牆面的粗糙感,卻像是女人用的粉底,質地綿滑柔順(圖/許晶晶攝影)

▲牆面水泥工法獲得中華民國混凝土協會特優獎,摸起來完全沒有細紋或裂縫,手掌撫摸不到記憶中水泥牆面的粗糙感,卻像是女人用的粉底,質地綿滑柔順(圖/許晶晶攝影)

工程人員臥虎藏龍,也讓生硬專業的工作更添溫度(圖/凌婉真提供)

▼▲工程人員臥虎藏龍,也讓生硬專業的工作更添溫度(圖/凌婉真提供)

工程人員臥虎藏龍,也讓生硬專業的工作更添溫度(圖/凌婉真提供)

民國114年即將消失的秘境,若您想探訪,唯有趁捷運局舉辦的Open House Taipei活動時趕緊報名參加。北捷局二工處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orts.2nd

◆更多秘境:

公館秘境/最後1天!1年1次「寶藏巖光節」整個山城亮了

南港秘境/百年療癒古蹟 捷運僻靜巷弄日式所長宿舍淨靜心

未來捷運萬大線各站路線圖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▲未來捷運萬大線各站路線圖(圖/北市捷運局二工處提供)

/ 延伸新聞 /

/ 精彩影音 /